當前,隨著研學旅行市場日益擴大,也出現了一些組織機構良莠不齊、活動價格虛高和以旅代研、無研無學等問題。
學期臨近結束,利用暑期組織中小學生開展研學旅行,是近期許多學校都在考慮的工作。
作為學校的領導者,校長是怎么樣看待研學旅行的呢?
01
家長讓孩子參加研學旅行時,要“看一看、聽一聽、問一問”。
看一看研學旅行的方案,是不是既能讓孩子親近自然、放松身心,又能增長見識,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本領。
聽一聽研學旅行的安排,是不是精心設計,由專業人員親自負責;抑或是玩噱頭,簡單委托給旅行社,只旅行無研學。
問一問以往參加過的身邊人,了解一下口碑情況,打聽打聽是不是遵循公益性、教育性等原則;
是以營利為目的,還是真的為了豐富學生的社會實踐。
在給孩子選報研學旅行項目時,一定要做一做攻略、功課,聽一聽孩子的意見。
尤其是那些非官方、非校方安排的,選擇時可以參照普通旅行的價格,進行甄別、比較,避免選到價格虛高的研學旅行項目。
其實,家長選報時能稍微留個心,花點時間,就能較好地回避一些名不副實的研學項目。
02
教育設計不能缺位。
研學旅行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有利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
因此,學校在引進研學旅行項目或者自行設計研學活動時,一定要發揮好教育設計的主導作用。
教育工作者出思路,有研學旅行資質的第三方出方案,實現優勢互補。
據報道,寧波市一所中學連續17年,每年春季包下一整列綠皮火車,為高一和高二學生提供一次難忘的南京遠足之旅。
這項研學旅行已經成為該校的傳統,受到全社會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
學校在研學旅行項目設計中不能缺位,有資質的研學旅行第三方機構也要有教育設計。
研學旅行與旅行社組織的普通旅行,最本質的區別就在于教育性與實踐性。
想讓行萬里路與讀萬卷書發揮同等重要的教育作用,想讓大自然、整個社會成為中小學生的大課堂,只有精心設計,才能收獲較大的教育價值。
03
加強監管,嚴把準入關。
2016年,教育部等多部門聯合出臺《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后,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門都相繼出臺了細化的實施意見,對中小學引進研學旅行項目等都有相關要求。
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各中小學在引進有關項目過程中,嚴格遵循詢價、公開招投標等要求,做到程序規范,讓家長全程參與。
對于旅行社、有資質的相關單位設置的研學旅行項目,有關部門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確保研學旅行這項家校社協同育人活動發揮出巨大作用。
提高研學旅行的含金量,唯有家校社聯動。
第三方做好項目開發,學校當好參謀,家長善于甄別,社會加強監管,中小學生及時評價反饋,才能讓研學旅行真正取得成效。
來源:中國教育報,作者:羅樹庚,浙江省寧波國家高新區實驗學校校長、特級教師。
免責聲明:圖文來自于網絡,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僅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國咨詢熱線
1861167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