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村融合”是把美麗鄉村建設與旅游景區建設融為一體的有效途徑之一,以旅游景區的標準建設美麗鄉村,并以旅游景區建設帶動鄉村發展,實現鄉村景區化與景點化,從而達到鄉村與景區融合協調發展的目的。
在“景村融合”的發展理念下,從強化功能定位、優化空間布局、明確主題形象、創新旅游產品和完善服務配套五大路徑進行村域綜合規劃整治、復合型旅游開發及鄉村文化品牌塑造,從而推進“忘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建設。
“景村融合”實際就是“景+村共建”的一種形式,通過鄉村旅游資源的整合、改善村中景觀,將各類有價值的旅游充分利用起來,與整個美麗鄉村的建設融為一體,發展鄉村旅游、生態農業,實現以農興旅、以旅促農的鄉村發展新路徑。但由于各鄉村在空間組織、社會關系、經濟、結構等方面存在差異,“景村融合”下的“山、林、田、景、產”互為促進,生活、生態、生產三者彼此交融,相互依賴,突破傳統農村的發展框架,從而使鄉村的經濟、社會、環境得到均衡和充分發展。
具體來講,景村融合包括三方面的內涵:
鄉村是一個整體、有機的系統,通常包括自然生態、經濟生產和居住生活三個部分,且這三個部分彼此依賴、互相融合。鄉村性是鄉村旅游的本質特征,鄉村歷史積淀形成的獨特、古樸的文化和物質遺存,既是美麗鄉村的靈魂,同時又是鄉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但當前的鄉村旅游往往追求短期利益,導致鄉村傳統“淪陷”、文脈斷裂、旅游核心資源和景觀環境被破壞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美麗鄉村建設通過對生態、經濟、文化、社會和政治的“五位一體”建設,可以構建富有歷史記憶與社會記憶的鄉愁鄉戀、詩情畫意的鄉村地域場所。
因此,“景村融合”正是把美麗鄉村建設與旅游景區建設融為一體的有效途徑之一,以旅游景區的標準建設美麗鄉村,并以旅游景區建設帶動鄉村發展,實現鄉村景區化與景點化,從而達到鄉村與景區融合協調發展的目的。
01 空間互應 02 資源共享 03 要素互補 04 利益互顯 基于“景村融合”的美麗鄉村建設需充分協調居民與游客的利益訴求,尋求鄉村現代化與旅游鄉土性、鄉村景觀保護與旅游產品創新、鄉村生活服務設施均等化與旅游服務設施體驗化的平衡。這就要求美麗鄉村建設與旅游景區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及同步管理,優化公共景觀及基礎服務設施,形成“以景帶村、以村實景、景村互動”的發展模式。“景村融合”的主要路徑如下: 借助當地特色資源塑造別具一格的鄉村,根據空間結構科學劃分各個區域,不但每個區域都要有獨特的功能,而且區域之間的界限也要鮮明,打造多元特色兼備的旅游模式,促使游客的個性化需求能夠得到最大化的滿足。整個景區應該著重突出村落的主導地位,圍繞著村落進行景觀設施規劃設計。與此同時,探索旅游開發與村莊協同發展道路,通過旅游服務設施建設、景點建設來獲得旅游收益,用來反哺村莊的發展,建設村莊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給村民增收。 每個鄉村地區擁有的旅游資源都是不盡相同的,地方經濟發展速率也有著高低之分,在開展美麗鄉村規劃設計工作時不僅要基于“景村融合”理念出發,還要注重突出地方文化、資源等特色,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以發揮出鄉村的獨特優勢,優化鄉村生態環境,促進鄉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美麗鄉村建設是實現美麗中國的重要保障?;凇熬按迦诤稀钡拿利愢l村規劃設計從營建旅游景區層面強化了鄉村的功能及形象定位、空間布局、旅游開發和基礎設施配套等,豐富了現行村莊的規劃內容,并以鄉村旅游發展促進美麗鄉村建設,以美麗鄉村建設保障鄉村旅游發展,從而推動鄉村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在于實現村莊生產、生活與生態的和諧發展,而鄉村旅游業發展主要體現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四大功能?!熬按迦诤稀睂⒕皡^與鄉村看作一個系統,通過系統內各方利益協調和資源優化配置,達到鄉村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熬按迦诤稀钡暮诵氖菢嫿臻g互應、資源共享、要素互補和利益互顯的共同體。
“景村融合”涉及社會、經濟和環境等諸多方面,在強調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上,更要重視物質景觀空間與文化特色的傳承,可通過強化村域綜合規劃整治、復合型旅游開發和鄉村文化品牌塑造三大舉措來實現“景村融合”的發展目標:
免責聲明:圖文來自于網絡,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僅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國咨詢熱線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