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實踐課程設計主要遵循的原則
2022-01-29
研學旅行是以學習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培養核心素養為目的的校外活動,能給學生帶來不同的體驗,實現不同的教育意義,明確的研學目的能避免研學旅行淪為走馬觀花的旅游或游玩。此外,研學課程設計還要和小而具體的研學目標相結合,綜合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需求,可接受的、能力范圍內的目標能激發學生探索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研學旅行后有收獲,有成長。
《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明確指出,教育性原則是第一項基本原則,只有把教育性原則放在第一位,才能避免“只旅不學”或者“只學不旅”的現象。課程屬性的研學旅行屬于教育計劃的一部分,國家賦予它的課程地位決定了它必須以“育人”為出發點,凸顯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并要與其他課程一起,共同實現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根本教育目的。研學旅行不同于學校以往開展的春游、秋游或者課外活動,并非以“游”與“玩”為主,休憩與放松只是其中一個作用。一般而言,研學旅行課程必須有明確的主題、目標、內容以及相應的評價方式,并且有專門的指導教師。研學旅行課程的教育性主要體現在它能夠通過“游”這種方式促進學生的“學”,學生不是漫無目的地行走和觀光,而是帶著“腦子”走進自然和社會,通過各種實踐活動提升認知水平和各方面素養。學生在旅行中有所思、有所獲,研學旅行才具有了真正的教育意義。在實際體驗的過程中持續地形成新的學習,真正實現“一路行程,一路學程”。

研學旅行讓學生走出校園,到更加真實的、與日常學習生活不同的環境中去,通過開展各種實地游覽和參與體驗活動,拓寬視野、豐富知識結構、親近自然、更加了解自己所處的社會。首先,學生是研學旅行活動的實踐主體。在研學旅行中學生要學會自主思考、提高思辨能力,還要學會動手、掌握各項實踐技能。其次,研學旅行課程以研究性學習為支點,通過各種探索活動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顒臃绞蕉鄻?,主要包括參觀游覽、社會調查、觀摩體驗、實驗操作、信息收集等。研學旅行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模式,研學實踐課程設計特別要注重學生實踐性的學習,更強調要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活動領域延伸,密切學生與自然、社會、生活的聯系。

系統性也可以稱為綜合性,表現在研學旅行課程沒有明確的學科之分,但囊括了歷史人文、地理、科學技術、藝術文化等各領域的內容?!蛾P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作為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研學旅行要以統籌協調、整合資源為突破口。作為一門綜合實踐類課程,它強調要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會合理運用各門類的知識內容和各種技能手段,認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獲得整體核心素養的提升,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生活、職業世界和個人未來發展的現實需要,更好地迎接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社會的挑戰。站在綜合育人的高度,研學實踐課程設計需要進行學校內的多學科整合、跨學科整合,甚至是跨界整合。結合地區、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整合自然文化遺產、紅色教育資源、綜合實踐基地等資源。
來源:浩博國際教育
免責聲明:圖文來自于網絡,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僅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