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學生參加沙漠探險身亡”近日登上熱搜,8月5日中國探險協會官方微博也證實稱:“近期我會組織的青少年騰格里沙漠探險項目發生意外,一位16歲的孩子意外身亡?!睋私?,發生意外的同學目前已被證實為北京一所民辦外國語學校國際部一名16歲高一學生,該活動歷時10天,其中徒步穿越距離近100公里分7天完成,整個活動費用為2.25萬元。
如何保障夏冬令營學生安全再次引起家長、學校及社會各界多方關注,更引起了夏令營從業機構和從業人員的震動和思考。為此,小編專門采訪了我國戶外教育專家、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戶外教育安全分會會長吳軍生教授。
問:請談談您對目前夏令營現狀的看法?
吳軍生:學生夏冬令營活動是適齡青少年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參與社會活動、認知自然、學習技能、提升能力等的實施素質教育有效途徑。它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良好補充。尤其在夏冬令營中大家一起體驗學習和訓練,以及共同生活的過程中,每個孩子在嘗試一種全新的體驗學習的同時,也收獲了樂趣和自理自立的能力。
我國目前約有近8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夏令營、研學旅行、營地教育、親子拓展、戶外拓展”,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相關企業。其中,超8成相關企業成立于5年內,尤其在2018年、2019年,相關企業年度注冊數量分別約為2.2萬家和近3萬家,2020年注冊數量仍有近萬家。整個行業市場集中度相當低,能夠樹立樣板的龍頭機構并沒有出現。從各地夏令營的課程宣傳單來看,研學旅行和技能學習類是夏令營的主打產品,各類科普類、勵志類、軍事國防類夏令營也占有了一定市場份額。
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與夏冬令營等相關的戶外教育法律法規;還沒有國家層面的國家級行業組織;由于政府還沒有設置監管部門監管,目前還屬于群龍治水狀態;還沒有切實可行的學生夏冬令營行業標準;也沒有專業權威的夏冬令營從業人員培訓認證體系…從安全角度出發,目前我們協會正在組織起草相關的安全標準,成立了專家組密切跟蹤夏冬令營行業發展,也已經剛剛出版了相關的安全工作指南。
問:目前夏令營都存在哪些問題和隱患會對參加者造成傷害?
雖然夏冬令營市場火爆,但各類機構的資質問題一直備受質疑。目前夏冬令營的承辦主體多數為旅行社,部分中小學校、培訓機構、社會團體、網站、俱樂部,甚至地產公司都在利用自身行業或資源優勢也在這個已經形成巨大需求和利益回報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其中,旅行社和培訓機構只有承辦旅游業務資質和培訓資質,主管單位分別為旅游部門和教育部門。而其余眾多專門從事夏冬令營的機構除了沒有旅游資質,也沒有培訓資質外,其他更無從談起。
夏冬令營從業人員魚龍混在、參差不齊,素質資質也令人擔憂。不完全統計,目前夏冬令營從業人員持有相關上崗資質的不足50%;接受嚴格系統的培訓篩選并持證上崗不足30%,持有專業安全上崗資質證書的不足10%。因此在夏冬令營中發生各種性侵、暴力,因燙傷、摔傷、器械傷、中暑、操作失誤、意外、交通事故等造成傷殘,因參與學生自身原因造成的傷殘和心理傷害也是時有發生的現象就不足為奇了。
問:您對要報名參加夏冬令營的家長有什么建議?
吳軍生:“家長是肉雞,孩子是小白鼠”這是我對現在無助的家長們的評價,也是對這個市場現象的評價…家長給孩子報名參加夏冬令營首先要甄別夏冬令營舉辦主體單位(也就是與家長簽約的單位)是否具有獨立法人資質,注冊資本是否在300萬元以上;不要被包裝的所謂“優秀”師資所迷惑,最簡單的鑒別方式就是,根據對方提供的證書頒證蓋章單位名稱,上網查詢一下,是非常容易看出真偽,如果證書都是假的,這個營能靠譜嗎?再就是家長要量力而行,要根據孩子的知識結構、身體狀況和個人興趣綜合考慮選擇夏令營,不是最貴的就好,也不是找個便宜的讓孩子出去鍛煉一下,錯誤的選擇有可能造成孩子在參加夏冬令營結束后長時間擺脫不了曾經的傷害。
比如這位參加沙漠探險身亡的16歲學生,其家長可能是因為孩子將來要出國而要準備些相關背景資質,殊不知在西方發達國家是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系統訓練,到什么年齡就去完成什么的經歷體驗。因為應試高考模式,咱們國家的青少年并沒有這種系統訓練的時間和機會,突然到某個年齡階段讓其參加一項堪稱挑戰其極限的活動,危險性可想而知…再加上帶隊人員可能是很好的戶外運動教練,但不是戶外教育工作者,雖然就兩個字不同,一個是從運動學角度,另一個是從教育學角度,“差之千里”呀。
再比如現在價格便宜、參加效果明顯的非?;鸨軞g迎的國防軍事訓練夏令營,“參加軍事夏令營回來后,感覺孩子更加獨立、有主見了,生活自理能力也提高了”,總能聽到很多家長充滿激動的分享。任何事情都是要循序漸進,孩子9歲了這棵小苗可能長得有些歪,就參加一期5-7天的軍事訓練營就幫你把孩子“治好”啦,這事你信嗎?孩子在這幾天中實際經歷了什么你知道嗎?…我不是說這種營不好,社會非常的需要,但是你的孩子是否在這個年齡段適合參加這種營?孩子是需要組織性、紀律性和自強、自立的訓練和管理,我用常說的一句話結束我們今天的交流吧:秋天的果實,不要在春天強行所求。
謝謝吳教授接受采訪。
以上是根據與我國青少年戶外教育專家、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戶外教育安全分會會長吳軍生教授電話訪談整理,未經本人核對。
特別聲明: 以上作品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 新浪網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同新浪網聯系的,請于作品發布后的30日內進行。
來源:中國休閑體育臺
合作加盟
wanboshi365
全國咨詢熱線
18611570377 010-571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