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整明白“學科VS非學科”和各省市政策,爽!
2021-10-15
雙減以來,中央與地方(試點城市)針對學科與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政策不斷完善下發,但依然有不少老鐵還是理不清、心更亂,懵懵逼逼ing。今天正好黃藥師得空,以中央政策+地方政策,腦圖劃重點+時間軸+官方文件的形式,一口氣一文看到底、全程無一句多余廢話、有圖有真相。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物理、化學、生物按照學科類進行管理,對涉及以上學科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習內容進行的校外培訓,均列入學科類進行管理。體育(或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學科,以及綜合實踐活動(含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按照非學科類進行管理。

《關于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的通知》
(教監管廳函〔2021〕3號)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組織相關專家,對于各種培訓項目、實際培訓的目的、培訓的內容、培訓的方式,都要進行綜合研判。如果培訓實質上是對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物理、化學、生物這9類學科其中的學科相關內容進行專門的學習,強調的是學科的知識導向,是為升學考試來服務的,片面強化相關學科的聽、說、讀、寫、算方面的技能培訓,那么就應當按照學科類來進行管理。”

8月30日 教育部的第三場金秋新聞發布會
學科類培訓材料的編寫研發人員應準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方案、學科課程標準,具備相應教師資格證書;非學科類培訓材料的編寫研發人員,應具備相關行業資質證書或專業能力證明;學科類培訓材料采取校外培訓機構內部審核和教育行政部門外部審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雙審核。其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對線上及線下培訓相對固定形式的基礎性材料進行全面審核,對以資料庫、視頻等形式存在的培訓材料開展抽查性審核;鼓勵各地探索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審核把關。非學科類培訓材料在校外培訓機構內部審核基礎上,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協助相應主管部門開展抽查、巡查。

《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材料管理辦法(試行)》(教監管廳函〔2021〕6號)
教學、教研人員應熟悉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從事按照學科類管理培訓的須具備相應教師資格證書,從事按照非學科類管理培訓的須具備相應的職業(專業)能力證明;

《校外培訓機構從業人員管理辦法(試行)》(教監管廳函〔2021〕9號)
9月23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通氣會,提出下一步將研究起草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在組織機構、從業人員、培訓場所、培訓內容等方面對學科類和非學科類機構同步作出規定;加快校外培訓管理條例立法進度,對非學科類機構管理一并納入。市場監管部門要做好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登記工作和校外培訓機構收費、廣告、反壟斷等方面監管工作;教育部門負責中小學學科類培訓機構和各類外語培訓機構的管理;
《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
全省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校外培訓機構和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對于開展體育(或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含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等非學科類培訓的機構(以下簡稱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參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80號)和廣東省學科類培訓機構的設置標準(粵教策〔2018〕6號)的要求進行審批,發放辦學許可證,確保證照齊全。-《廣東省關于堅決做好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外培訓負擔工作的通知》

國辦發〔2018〕80號

粵教策〔2018〕6號
治理范圍包括在廣東省轄區范圍內,面向中小學生舉辦的線上、線下校外培訓機構,涵蓋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物理、化學、生物的學科類培訓機構,以及實施藝術、體育、科技、綜合實踐活動等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包括由教育行政部門審批,民政、市場監管部門登記的校外培訓機構(不含職業技能培訓),以及其他面向中小學生舉辦的各類無證無照的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內容包括大力壓減學科類培訓機構規模(從嚴審批、學科“營轉非”、培訓時間)、大力整治違規辦學行為(安全隱患、無證無照經營、違法違規教育、違規收費)、規范校外培訓市場秩序(不正當競爭、價格違規、合同違規、廣告違規)。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管理。各區縣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開展音樂、美術、舞蹈、書法等藝術培訓和編程、機器人操作等科技培訓以及圍棋、象棋等棋類培訓的機構,參照《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渝府辦發〔2019〕79號)確定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標準設立審批。跆拳道、游泳、籃球、足球等體育類,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及其他綜合實踐活動,根據國家和我市相關的規定給予許可。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取得辦學許可證后,應當及時到市場監管或者民政部門登記,確保證照齊全。-《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重慶市民政局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外培訓負擔工作的通知》

渝府辦發〔2019〕79號
今年,成都市將分類修訂“學科類和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指導標準”,落實學科類培訓機構審核登記工作,義務教育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原已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按要求報省教育廳等相關省級部門按標準重新辦理審批手續,未通過審批的,取消原有備案登記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ICP)。近日,海南省教育廳印發《海南省中小學校外培訓服務類別審核鑒定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指導校外培訓機構規范開展學科類和非學科類培訓服務,防范假借非學科類培訓項目實際開展學科類培訓服務等逃避監管行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均應建立校外教育培訓服務項目類別審核鑒定機制,對校外培訓機構、相關職能部門和有關各方提交的申請材料按程序進行審核鑒定,必要時可進行現場審核鑒定。校外培訓機構所有培訓服務項目均為非學科類培訓服務項目才能將其納入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在培訓服務項目類別審核鑒定結果未明確之前,存在爭議的校外培訓機構暫按學科類進行管理。

審核鑒定標準
以應試提分為目標,旨在提高學生學科成績,為升學考試服務,屬于學科知識導向;圍繞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科類學習內容;以刷題、考試、重復讀寫等反復機械訓練為主要形式,以預習、授課和作業輔導等為主要教學方式;以學科類考試的成績為主要評價標準,強調甄別與選拔。如果校外培訓服務項目符合上述指標特征,將視為學科類培訓。旨在發展中小學生核心素養,以培養拓展學生興趣愛好、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在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國家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科類學習內容以外,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其他學習內容;以體驗式、探究式、項目式、綜合性學習等為主要教學方式,突出實踐性、創造性;對學生的評價強調綜合素質水平與發展,以表現性評價為主,不與學科類考試成績掛鉤。符合上述指標特征的,視為非學科類培訓。浙江省將建立“1+11+X”三級專家鑒別委員會,即省級、設區市級和縣(市)級(區級是否成立由各設區市確定)按要求分別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組織成立鑒別專家委員會,包括學科專家、行業專家和法律專家,可由教研人員、學科骨干教師、培訓行業專家、法律顧問等人員參與組成。

《浙江省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和非學科類項目鑒別指引(試行)》
剛剛,學而思官方回應了:“上海分校將面授課程調整為在線小班課,上海之外,全國各個分校,會按照分校當地的課程安排,對部分教學點課程進行調整?!?/span>翻譯成人話就是,馬上學而思的線下門店將陸續關停,線下課會全部轉為線上課。同時,學而思官方還說了:“部分面授課專為在線小班課,課程內容和面授課一致,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小班教學的互動更多,課程三年內無限次回放?!?/strong>再翻譯成人話就是:家長們莫慌!還是原來的配方,但口感更好了!而隔壁好兄弟新東方呢,就對自己特別狠,直接一刀切K12。免責聲明:圖文來自于網絡,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僅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